873、“四面楚歌”-《人生流浪》
873、“四面楚歌”
草木百年新凋零,黄沙万里旧江山。勒马回望无限恨,天涯何处奏凯旋?
浪子回头尚有时,战场无涯岂无崖?迷途知返祸自消,阴魂不散鬼不来。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卜世虽然八百年,半由人事半由天。绵延过历缘忠厚,陵替随波为倒颠。
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总来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
五代纷纷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花木千年新雨露,车书万里老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
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
原知死去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扯地连天无限恨,谁信说者胡屌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万水千山总是情,回首黄沙令人愁。
我自横刀向天笑,取留肝胆两昆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回首往事,两军相战最大的悲惨都还要数楚汉相争之际的项羽项大侠。想当年,项羽是在秦末与叔父项梁一起举兵反秦。由于其战功辉煌、勇猛无双、才能杰出,实际上已成为反秦群雄的领袖,在推翻暴秦皇朝的统治中起了主要作用。但在秦亡以后,曾经是项羽盟军的另一支反秦部队的首领刘邦为了统治全国,与项羽之间又展开了激烈残酷的战争。它以项羽的凄惨失败而告终。在项羽身陷“四面楚歌”、被汉军围困在垓下(在今安徽灵壁县南沱河北岸)、粮尽援绝之际,他自知败局已定,无奈之中,他挥笔写下了凄凉感慨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影射出失败者的悲哀。作诗之后,他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寡不敌众,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这诗歌首句,给后人再现着一个举世无双的英雄形象。在中国古代,“气”既源于人的先天禀赋,又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人的品德、能力、风度、学识等等均取决于“气”。所谓“气盖世”,就是说他在这些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个人。尽管这是一种极其概括的叙述,但“力拔山”却给后人一种具体、生动的感受。所以在这一句中,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他把自己叱咤风云的气概生动地显现了出来。
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句里,这位盖世英雄却突然变得极其苍白无力。这两句是说:由于天时不利,他所骑的那匹名马——乌骓马不能向前先进了,这使他陷入了失败的绝境而无法自拔,只好徒唤“奈何”。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骓的“不逝”为什么会引起那样严重的后果?对此恐怕只能这样回答:他之所以获得建立如此伟大的功绩,主要的依靠就是这匹名马;有了它的配合,他就可以所向无敌。换而言之,他几乎是单人独骑地打天下的,因此他的最主要的战友就是骓,至于别人,对他的事业所起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他们的向背对他的成败起不了多少作用,所以他只要注意骓就足够了。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强大使得任何人对他的帮助都没有多大意义,没有一个人配作他的主要战友,这是何等的傲岸,真可谓天地间唯我独尊!不过,无论他如何英勇无敌,举世无双,一旦天时不利,除了灭亡以外,他就没有别的选择。在神秘的“天”的面前,人是多么渺小;即使是人中间的最了不起的英雄,也经不起“天”的轻微一击。这里所说的“天”,在天主教、耶稣基督教来说,就是上帝,就是神;但是,在我来说,则应是一种“天人感应”,或者说是“内在的物质的必然的普遍联系”,就是这种“普遍联系”终将捣致项羽的自刎乌江!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没有叹息。他唯一所忧虑的,就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姬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啃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这译成白话的意思就是——“虞啊,虞啊,我把你怎么办呢?”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何等深沉、何等刻骨铭心的爱!这不能不说是一场“战争”给人间“爱情”所带来的灾难!
是的,相对于永恒的自然世界来说,个体的人确实极其脆弱,即使是大侠名剑、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一点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不已。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老恶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使人欢喜赞叹。此首《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千百年来,它曾经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也许其魅力就在于此吧!然而,这项羽的《垓下歌》和凄惨自刎,也只是天地间的一曲哀歌!更凄惨的哀歌,更凄凉的结局,更凄惨的人物,也许就在今后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