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千里寻情-《人生流浪》
第(1/3)页
855、千里寻情
“孤灯提单刀,飘泊我自傲。碎心江湖行,问天何时尽?此恩此义常在心,但愿来世报此情。江湖啊,江湖行,江湖我独行。有谁对我意怀关心,有谁对我意怀寸情,哪怕生生死死,哪怕生生死死,啊啊啊啊,只问你对我心。”
兰州之南,五泉山下,万花公主的红马铁蹄再一次响彻山谷。焦燥的心,焦燥的情,无不促使她归心似箭。她这西行一去,便是抛开世间的是是与非非、恩恩怨怨,让她心间的半壁“万宝玉”西行去达到完美的结合。
但是,这优美的泉水青山,她为何不能多去看一眼?还是让我们替她看看这难得一见的大好山河!“让我再看你一眼,让我把你记在心间。” 泉水的叮咚,泉水的叮咚,泉水的叮咚响,跳下了山岗走过了山旁,来到我身旁……
这五泉山,顾名思义,便是因为山中有五潭泉水而得名。它的大致位置便是在黄河、兰州之南,偎依在皋兰山北麓。其海拔1600多米,山中五泉便是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大清澈可鉴的泉水。其中蒙、惠二泉分别在东西两侧,俗称东、西龙口,清流泄地,瀑布垂空,景色天然成形。史籍载: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曾驻兵于此。由此可见,五泉山由来已久。山上主要建筑为崇庆寺,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其中的千佛阁、嘛尼寺、地藏寺、三教洞均系清同治七年(1868年)以后和光绪年间陆续重修。崇庆寺保存泰和铁钟一口和金刚殿内接引寺铜佛造像一尊。泰和钟为金泰和二年(1202年)铸造:高3米,径2米,重达万斤。铭文有“仙闻生喜,鬼闻停凶,击破地狱,救苦无穷”等语;接引寺铜佛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铸造,高5米多,身围约2.7米,重近万斤,造型精美。1955年于此山辟公园,游览面积350亩。山间断崖陡立,乔木蔽天,可登高望远,鸟瞰兰州市容。
很快,万花公主的骏马铁蹄已穿过五泉山断、跨兰州直奔黄河第一桥——镇远桥。
镇远桥,后改称黄河铁桥,在甘肃兰州白塔山下,自古为黄河第一桥。桥建于明洪武年间。清道光《兰州府志》记载:黄河经皋兰城北,距城西八十步架浮桥梁以渡河,河北有关(指金城关),在白塔山下,以二十四只大船贯连,浮于河面,称镇远桥。冬拆春设。自古这里就是控扼河西走廊、青海、宁夏的交通要冲,“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西汉以后,严冬黄河结冰,厚数尺,车马通行其上,俗称冰桥。史称陕西之路可通甘凉者,惟兰州浮桥,敌若据此桥,则河西隔绝,饷援难通。夏秋河水暴涨,桥常冲毁,冬春之际,冰凌冲撞,亦常摧桥。《兰州古今注》记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把浮桥改建为铁桥,长七十丈,宽二丈二尺四寸,桥下设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河南第二桥墩最深,墩底至水面一丈三尺。共花白银三十万六千两。工程由德商泰来洋行承修,但物资运输和施工全为我中国承担,各地人民以骆驼、大轱辘车,远涉千里,东自天津等地运输架桥材料,终于在黄河上架起第一座铁桥。铁桥曾于1954年进行加固工程,上架弧形钢架拱梁,结构美观,气势更加雄伟壮观。
当然,此时此境万花公主所纵马穿越的镇远桥是五代十国乱世之初时的桥身桥面,它自是别具一格,让人望见的是一道尘土飞溅、一去为别的“离人桥”。爱的路千万里,泪要心里流,路再远还要脚下过。
穿过这黄河第一桥,迎面便是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但是此时此刻万花公主迎面而来的这座山当时还不知叫什么山!这白塔山,顾名思义,因山头有白塔而得名。岗阜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山下有金城、玉迭二关,为古代军事要冲。白塔建于元代,明景泰年间重建,七级八面,上置绿顶,下筑圆基,通高约17米。山上有一、二、三台建筑群,依山势升高,飞檐红柱,参差错落,绿树丛中亭榭回廊连属,四通八达。“风林香袅”牌坊、罗汉殿、三宫殿、三星殿、迎旭客阁、白塔寺、云月寺等建筑,总面积约8000余平方米。登临殿阁,可凭栏远眺日出,黄河九曲十八弯,气象万千,蔚为大观。东、西、北三山之巅各有东风亭、喜雨亭、牡丹亭。此山原为荒山,解放后,引水上山,植树造林,绿化面积约4500多亩。今已树高林密,浓荫翳日;1958年辟为公园。
越过这后世称作的白塔山,万花公主的骏马铁蹄终于缓缓放慢了脚步,前方一片满驼丝绸的驼队和随风飘来的驼铃声,使她闻出一丝西域大漠的味道。
“哦!公主殿下!您这是要去哪里?”驼队之中突然有人冲程圆圆惊叫道。
此时,万花公主侧首寻望,问道:“请问你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