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合则两利-《国潮1980》
第(2/3)页
且不说需要开出如何的高价来,才会使其心动。
就说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只要不傻,也是宁可停刊也不愿意出售。
因为卖出去容易,可别忘了,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的竞争对手也不少。
日本的潮流杂志多不胜数,可市场规模是有限的啊。
日后《平凡PANCH》万一落在别的出版集团手里,借助这本杂志现有的读者群,反过来继续投入资源狙击自己其他杂志,又该怎么办呢?
这不是羊入虎口,自己闲的给自己找事嘛。
其次,一般人想要见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的会长一面都很难。
当然,这倒不是因为对方的架子大,而是日本企业家都习惯严严实实的把自己“藏”起来,不愿意被陌生人轻易找到。
为什么?
就是因为日本企业家几乎都是民营私企,身为企业家最怕的就是言多必失,这已经成了日本老板的共识。
大多数日本老板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会影响企业信誉和声誉,所以反而尽量不与外客打交道,就连采访自己都不接受。
尤其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本身就是媒体业的一员,对会长行踪保密,与外界隔离的工作,就做的更到位。
那么如果见不到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能拍板的人,只从基层干部层层往上传递购买杂志的意愿,就这个流程,所浪费的时间也耗不起。
所以基于以上几点,其实宁卫民要想顺利谈成《平凡PANCH》这本杂志的转让,这个想法一点也不现实,就别说他还渴望尽快成交了。
何况经商讲究做熟不做生。
以宁卫民毫无相关从业经验的角度出发,即使买到手,会不会成为一个大坑还另说着呢。
就是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怕也会担心他缺乏相应的经营能力,别再连累自己的杂志声誉。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宁卫民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除了金钱他自认为可以拿出更吸引对方的合作条件。
尤其在东京这几年他已经懂得了日本人的揍性,而且还有个经商的岳父给自己当参谋。
于是在想明白了自己要的是什么,能给的又是什么,这笔交易对自己来说到底风险多大,划不划算……等等这些问题之后。
在韩英明的帮助下,宁卫民很快就找到了完成这笔交易的可能性,并且毫不犹豫地付之于行动。
首先,宁卫民找到的切入点是住友银行。
因为他发现,或许是因为经营风险,以及募投项目缺乏亮点的缘故。
现在的日本杂志出版集团,居然是整个日本少有的不能靠发债券解决融资需要,只能走银行渠道融资的行业。
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就是严重依赖住友银行的一员。
而宁卫民他自己偏偏又是住友银行的大客户,现在从住友贷款的额度都快两千亿日元了。
连吉茂部长的儿子吉茂册都快靠他当上分行行长了,那他借助一下住友银行的面子,要吉茂部长帮忙介绍一下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会长还会是什么难事嘛。
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吗?
反过来,MAGAZINE HOUSE出版集团会长清水达夫对这样的人情,也真的没法拒绝。
第(2/3)页